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范例(3篇)
时间:2024-09-16
时间:2024-09-16
关键词:干部档案管理;多媒体;信息技术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多媒体以及信息技术几乎普及到了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行业和领域,而我们国家也在努力加快各领域的信息化进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多媒体以及信息技术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与此同时,档案管理的工作也伴随着信息化的进程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不断的更新、学习、实践,尽早完成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干部档案管理作为档案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具有鲜明的代表性、针对性和典型性,在干部档案管理中普及多媒体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档案工作更好的走向信息化、电子化、数字化,进而实现档案的网络化,这既是顺应我国各项工作信息化进程的一部分,也是更好的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1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及意义
干部档案工作作为国家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作为党和国家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客观地、具体地考察和了解干部的依据,是保证党和国家正确选拔和使用干部的根据。
2多媒体及信息技术应用于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1.将多媒体及信息技术应用与干部档案管理工作是国家信息化的必然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与信息技术的应用几乎普及到了每一个行业。由此,我国大步加快了各领域的信息化进程,而干部档案管理工作作为组织工作的重要部分更应该走在信息化的前沿。在干部档案管理工作中充分的使用多媒体及信息技术是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具体体现,作为国家信息化进程的一部分,这也是新时代下组织工作的急切需要。
2.有助于实现干部档案管理网络化
在每天的工作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大量有关干部的管理信息,而在日常的干部档案管理工作中往往因为种种滞后性等多种原因没有办法及时更新,这就导致干部档案管理工作中形成了信息更新不及时等相应问题的产生。这在某种角度上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同相关部门之间常常沟通不畅的矛盾。将多媒体与信息技术应用于干部档案管理,有助于实现干部档案工作管理的网络化,促进各部门单位的档案信息沟通,进而达到提高干部档案信息利用率,使得干部档案的工作效力进一步提高并产生实际的作用。
3.有助于实现干部信息规范化
在每天的正常干部管理工作中常常会形成海量的相关信息,而这些信息几乎都是干部档案管理工作者进行人工记录、手动管理。这就经常导致了干部信息记录不规范、信息更新不及时、流通不畅通,导致了部分相关的管理部门之间信息互通不畅,严重妨碍了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故而,要想改变类似的档案管理工作的弊病,就需充分地将多媒体和信息技术应用到干部档案管理工作中,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干部档案管理体系,实现干部信息奋的规范化管理。
4.在干部档案信息管理中使用多媒体与信息化技术是合理利用现代化办公设备的具体体现
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广泛普及,各单位和相关部门大多进购了一定数量的计算机与其他自动化办公设备,电脑在工作中的应用与普及和各部门工作的信息化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将多媒体和信息技术应用到档案管理工作中来可以进一步充分的利用各部门现有的先进设备和办公资源。从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角度来看,通过多媒体和信息技术进行干部档案管理与人工记录存档相比,既节省了纸张的使用,又大大的提高了已有设备的利用率,从档案信息管理的长远角度看,有利于促进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进而促进组织工作的完善与现代化。
3多媒体及信息技术在干部档案管理中的优势
1.存储并提供更加全面的干部信息
多媒体与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存储文字信息,还可以存储大量的图片、视频、音频等信息。当多媒体与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到干部信息管理工作中后,需要信息的相关部门不仅能够快速精确的获取该干部的简历、工作履历等简单的文字信息,还能够浏览该干部的影像资料,诸如他的日常工作等方面的音频视频,一改传统干部档案管理只能够从纸质记录上了解干部的单一模式。
2.使干部信息在各部门得到充分的共享
将多媒体与信息技术应用到干部档案管理中有助于实现干部档案管理的网络化,既可以促进干部信息在各部门直接的资源共享,又可以有效地规避各部门的干部档案管理工作者重复录入相同的信息,减少人力资源浪费。同时,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多媒体与信息技术实现对相关干部信息的互通有无,帮助各部门更加全面的了解所需干部的相关信息,避免了某些部门之间信息不流通,导致了解到的信息单一、不全面。与此同时,多媒体与信息技术相较以往传统的人工管理档案信息而言,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高效率的完成干部信息表的生成,并且通过互联网完成相关部门之间的文件传阅,既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投入,又可以大大的提高工作的质量与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方便进行干部档案信息的管理与检索
多媒体与信息技术作为计算机的应用特征具有强大的自动管理与超人的检索功能。如现今流行的超文本检索,可以帮助我们最快的检索到我们所需要的干部信息,进而对该干部进行全面的检核与考察,提高干部档案管理的的效率,使干部的任用效率提高,更好的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其他工作中。
4.科学地为相关部门提供干部信息
在传统的人工干部信息管理时代,往往只能选用纸质的书面材料与口头汇报的方式,而当将多媒体与信息化技术运用到干部信息管理工作中时,相关部门不仅可以查阅到该干部的个人简历、工作履历,还可以通过档案内存储的音频、视频等全方位的了解该干部,进而科学地选取出最能够胜任该职位的干部,引领一方人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服务。
5.修补或复原破损的干部档案信息
借助多媒体及信息技术能够方便地对档案进行修补、复原和储存,减少干部档案信息因时间或搬迁等客观不可抗拒原因而受损缺失,同时通过多媒体及信息技术进行复原修补还可以大大的减少档案信息管理中人力资源的投入与浪费。
4媒体及信息技术应用于干部档案管理时需注意的问题
1.选取规范的应用软件
干部信息管理作为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性与规范性对其而言是相当重要的。同时,为了达到干部信息的准确汇总与即时共享,在使用多媒体与信息技术进行档案管理时必须要选取规范的应用软件来执行。
2.在多媒体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中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首先,要初步形成干部信息管理的框架,请相关工作人员设计适宜的干部信息管理的应用软件、进行高速的网络系统建设,同时进行数据的采集与录入。其次,在应用中可以采用试点的方式,当多媒体与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已经相对成熟时再进行逐步地推广与普及。最后,在多媒体与信息技术全面普及到干部信息管理工作中后,需要不断的进行检测与完善,使其更好的满足国家组织工作的各种需要。
3.采用先进的多媒体与信息技术
为了建立高效、信息化的干部管理体系,在多媒体与信息化应用于干部信息管理工作中时,必须要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选取性能高的设备。从基础的数据源采集、录入一直到后期的制作都需要保证全程高质量的完成。只有这样才能够创建一个效率高、质量佳的干部信息管理体系,为各部门提供科学、全面的干部信息来源。
综上所述,多媒体与信息技术应用到干部档案管理工作中是我国国家工作信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进一步落实,将多媒体与信息技术充分地应用到干部信息管理工作中,进而完善我们的干部信息管理体系,选出更多优秀的干部与人才,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错误一:多媒体课件的“拿来主义”
直接拿来的途径是在网上搜索,随着通用技术课程的深入开展,几乎每个课时都可以在网上找到好几个课件,有的教师想要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又不想花时间去研究教材,他们就会从网上寻找同一课时的多个课件,或者选一个觉得最好的,或者把几个拼拼凑凑,就拿来上课使用,想通过这种方法获得适合自己的优质课件,无疑是缘木求鱼。
思考:对于现成的多媒体课件我们要“借鸡生蛋”
鲁迅先生所说的“拿来主义”是指对外部事物一律采纳,而不管好坏,先生对这种“拿来主义”持批判态度。对于我们上课用的多媒体课件,我们也不能采用“拿来主义”,而要“借鸡生蛋”。
网上的多媒体课件良莠不齐,一些多媒体课件只是课本的翻版,教学模式单一,控制方式简单,距教学要求相去甚远;即使能找到制作精良的课件,那也是制作者按照自己的风格、按照自己上课时的学情制作的,你拿来直接使用,就像一个耍惯了长枪的人,你硬给他一条长鞭,用起来很不顺手,而且效率低下,所以“拿来主义”要不得。
但这并不是说网上的课件完全不能用,对于这些课件我们可以这样处理:首先是“挑选”,不是挑选课件,而是挑选课件中的素材和教学设计,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更重要的是可以开阔视野,避免闭门造车;然后是创新,这就是“借鸡生蛋”了,利用精心挑选的优良资源,加上自己的教学设计,这样才能制作出符合本人风格,也符合本人教学要求的课件。
错误二:把制作课件当成备课的全部内容
在多媒体环境下,有了课件就可以上课,而且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教师一般要反复修改,以期达到最好的效果,到最后课件定稿的时候,多媒体课件中呈现的教学过程跟我们备课本的教案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所以有的教师认为已经没有必要编写教案了,他们把制作课件当成备课的全部内容,认为做好了一个课件就完成了一次备课。
思考:课件制作仅是备课过程的一个环节
多媒体环境下,通用技术备课至少包括这样几个环节:(1)教材分析和学生分析;(2)教学目标设计;(3)设计和编写教案;(4)制作课件。我们可以看到,制作课件仅仅是教师备课的一个环节,在制作课件之前教师还要做大量的工作。其中设计和编写教案这一环节远比制作课件更加重要,教案确定了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步骤、教学的方法;而课件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不明确这一点,教师在设计和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就会跑偏题。
比如,《技术与自然》(苏教版,以下同)中有“都江堰”这个案例,有些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觉得这个案例很好,应该好好挖掘一下,就找了一个介绍都江堰修建的军事原因、修建的过程、及其历史变迁的长达15分钟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唯独没有引导学生理解都江堰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水利工程典范,而这恰好是课本引入“都江堰”案例的本意。所以,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制作课件的提纲,课件制作过程中知识和素材呈现的方式可以自由选择,但是它们必须符合教案中的设计。
错误三:课件容量越大越好
有些通用技术教师为了让课堂内容更充实,在课件中加入过多的内容。主要表现为:(1)“教材搬家”。通用技术课的教材中有丰富的素材,如“案例分析”、“讨论”、“阅读”、“马上行动”、“思考”、“小试验”等,有些教师把所有的素材不加选择地加入课件。(2)随意拓展。比如,《技术的创新性》中的案例“瓦特蒸汽机与第一次技术革命”,引入这个素材的本意是要让学生理解,瓦特蒸汽机作为一个动力机器对当时技术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但是有的教师在课件中介绍了瓦特蒸汽机以前的蒸汽机效率怎样、如何工作,还介绍瓦特蒸汽机之后蒸汽机的发展情况,这些完全是没有必要的。
思考:课件容量要适中
把教材中的内容不加选择的加入到课件中,这仅仅是教材投影化而已,就教学效果而言,甚至不及传统的板书教学;随意拓展后,信息量的增加,并不意味着学生掌握的知识增加,过多容量,使得知识堆积,学生大脑不堪负荷,一节课下来,学生头脑中留下的只是一推漂浮的知识碎片。这种情况只不过把以前的“人灌”演绎成了“电灌”,所以我们制作课件时一定控制课件的容量。
要想控制课件的容量我们至少要做到:(1)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根据需要选择各种素材,要宁缺毋滥,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理解;(2)知识的拓展要有针对性,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不要喧宾夺主。
错误四:追求过于华丽的视听效果
教学过程中,精彩的课件有助于吸引学生,但有些通用技术教师过分追求华丽的视听效果,而没有考虑所涉及的情境是否符合教学的需要,其结果反而削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
这是因为,过于丰富多彩的画面会降低学生对知识要点的关注,过于愉悦心情会削弱学生对事物内在规律的探求。因而课件中动画、声音、色彩“泛滥”,可以让课堂更“热闹”,但会降低教学实际效果。
思考:课件中媒体的应用不能喧宾夺主
通用技术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相关内容的演示方式,没有必要为了热闹加入音效或视频,也没有必要为了画面好看而加入图片。课件是展示学习内容的工具,其所有的内容都应为学生获取知识服务,要做到宁缺毋滥。
比如,《结构的类型》里面有一个“鸡蛋承受压力试验”,有的教师觉得用鸡蛋做试验,弄不好鸡蛋就碎了,太麻烦,就从网上找到一个“沈殿霞踩鸡蛋”的视频替代,事实证明,学生更关注这个视频中的娱乐性而忽视其中的科学性。而用鸡蛋做真实的试验,既可以吸引学生,又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关注现象的科学性。
错误五:上课时师生无交流
现在有一种现象很普遍,那就是通用技术教师上课时的工作就是点击鼠标播放多媒体课件。上课时教师眼睛是盯着屏幕,而不是看学生,教师变成了课件的“播放员”或“讲解员”,师生之间没有言语、表情、眼神的直接交流,只有冷冰冰的屏幕。这种情景下,即使再优秀的课件也无法达到教师想要的教学效果。
思考:师生交流是课堂的灵魂
任何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都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也不例外,多媒体课件仅仅是教学的工具,通用技术教师要明白,我们是利用课件来教学,而不是课件利用教师来演示。
屏幕可以成为师生交流的一种途径,但绝不能成为唯一的途径,师生间的直接交流,才是课堂的灵魂,教师一句鼓励的话、一个欣赏的眼神,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是任何多媒体技术都替代不了的。
实验证明:由计算机专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等倾力制作的,掺入“最先进”教育思想、选择“最时髦”教学策略的多媒体课件,其教学效果也难以与一个经验丰富的教师相匹敌。因为师生直接交流时,教师能从学生的体态、表情、语言和声调等多个方面获得大量的信息,而无论这个课件设计得多么精致,教师也无法得到这些信息,正是这些信息帮助教师实现有效教学。
错误六:放弃板书
由于所有的内容都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演示,很多通用技术教师在课堂上都不再板书了,他们把所有以前要板书的文字全部呈现在课件中,认为这样既省时间,又可以投影很多“板书”内容,殊不知这样是大错特错;而且放弃板书后,使得实际教学过程中,演示的速度远远快于站在讲台上的讲解速度,对于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无疑是一种徒劳学习。
思考:喜新不能厌旧
我们在运用新的多媒体设备的同时,还要继续使用黑板和粉笔进行板书,因为黑板板书是一堂课必不可少的,板书的内容往往是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和提炼,它可以理清教学的思路,将教学内容结构化,并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有助于学生记忆,便于学生理解相关内容。而多媒体课件中的“板书”,仅仅是一晃而过,学生很难记住。另外通用技术课不需要高考和会考,学生也不会主动记录,空空如也的黑板使得一堂课看起来轰轰烈烈,下课后学生发现自己什么也没有学到。
综上所述,在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始终明白多媒体课件是“辅助”教学的,教学的立足点是教学内容,而不是多媒体课件,一定不能“为用而用”。台湾学者徐新逸教授讲过这样一段话:“信息科技可以是一个工具、一位助手,却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而成为教学的全部。”所以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一定要恰如其分,不能过度。
参考文献
[1]成莉.过犹不及得不偿失[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1(3):91-92.
[2]潘德永.浅谈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的利弊[J].品牌,2011(1):73.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聋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76文献标识码:A
21世纪的今天,电脑的加入,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作为视听媒体与电脑组合的多媒体,更是成为现代化教学的一种方法。现代教育媒体的发展改变了聋校教学中“一张嘴(一双手)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单调,它具有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特点,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使得枯燥乏味的学习变得趣味横生,使复杂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易懂,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从而优化了课堂,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在人本化的学习环境中,将信息技术教育与各学科教学有机整合,对于深化各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聋学生的全面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聋教育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意义
1.1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在传统教学中,如何将课文中的静态画面和比较抽象的,离我们生活久远的意象转化为生动的、形象的、有趣的、易于理解和想象的动态画面、图像,是许多老师冥思苦想在研究的课题。多媒体的出现为改变这一现象提供了一条很好的出路,例如,语文学科的学习,很重视课文的朗读,教师虽然可以通过设置多种多样的学生朗读形式来激发学生的读书乐趣,但如果更多的通过现代的计算机多媒体运用音像把语言文字中描写的情景再现,可以使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听过多媒体示范朗读后,学生自然受到感染、熏陶,并很容易理解、接受。
1.2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赞可夫说:“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的动机”。因此,教学必须有激发聋生知识兴趣的方法,让他们主动性、积极性和潜意识的能量释放出来。这种最有效、最有价值的教学方法,就是现代化教学手段。初中的聋学生具有浓厚的好奇心,加上他们这个时期的孩子在思维上又以形象思维为主,且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发展阶段。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给聋生以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从而有效吸引聋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例如,讲授《秦朝的统一》,利用课件,图上标明七国的位置,讲授时在屏幕上用不同颜色的箭头,动态地显示秦灭六国的过程。这样大大提高了聋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达到了教学目的。
1.3拓展聋生的学习空间,提供无障碍交流
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为聋生建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的学习环境,使我们的聋生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对自己有用的学习内容,学习空间从课堂延伸到了全国乃至全球,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由于听力言语障碍,聋生难免会存在沟通上的困难,但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聋生与外界的交流提供了一条新的无障碍通道。他们也可以通过即时通讯软件MSN、OICQ聊天,结识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更锻炼了他们的说话、作文能力,为他们提供了无障碍交流沟通的平台。
1.4对教学资源的传播和再利用起到了积极作用
多媒体技术应用数字化教学材料,具有可以长久保存,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或其它通讯手段广泛传播的特点,便于学生自学和教师交流存档。传统教学中,许多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耗费心血编写的教案,由于传播后保存不便,缺乏交流,随着岁月的流失而遗失,从某种意义上讲,造成了知识和经验的浪费。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的智慧和经验都将在制作的课件以电子技术的方式记录,教师积累一生的教学成果,这些课件的保存应用将成为其教学生命的延续。当后继教师使用前人的课件时,可以深切感受和体会他们深邃的思想、丰富的经验。后继的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发展和授课对象的要求,吸收经验,更新完善的应用。
1.5运用多媒体课件,培养聋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听力缺陷使聋生的思维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表现为灵活性差,模仿性强,缺乏想象力。多媒体课件可综合运用图像、视频、动画等手段创设情境,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聋生的积极性,引导聋生积极探索、主动学习。例如,教学用方、圆等基本图形画各种交通工具,当教师用鼠标在屏幕上画出火车头的两道白烟时,有些聋生便发出“嘟嘟嘟”的声音,做出开车的动作。提问:“火车开往什么地方呢?”聋生展开了想象:穿大山,过大海――怎么画呢?然后课件展示准备好的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行驶图,教师稍作讲解提示。这样有意识的训练,大大培养了聋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提高了他们的绘画兴趣。
2特殊教育学校多媒体技术应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
2.1画蛇添足
在课堂中引入多媒体技术,是为超越传统教学媒介的局限,变教材知识的抽象为形象,化关键处的繁为简,更好地帮助聋生突破课时的重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最终实现教学方式的最优化。但在多媒体课堂上,常常发现一些课件的画面背景复杂,按钮奇形怪状,并且大量使用动画,有些还使用声音效果。这样的课件,只能是画蛇添足,违背了聋生在认识事物时在特定时间内只能接受最主要信息的认知规律,冲淡了聋生对学习重点的关注。聋哑学生原本听不到,他们接受信息来源主要集中在“看”,而“花里胡哨”的课件只会影响他们注意力的集中。
2.2不可忽视教师重要的主导地位
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中,易形成重机器,轻教师的弊端。现代媒体用于教学,会出现不分课程内容,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僵化地使用现代化媒体教学的不良现象。忽现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作用,甚至教师成为现代媒体课件的放映员,学生成为缺乏活力的观众,课件成了简单的电子讲稿。我认为教师的重要性始终存在,现代媒体只能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辅助手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是不应丧失的,多媒体技术仅仅是达到教学目的的手段之一。
2.3喧宾夺主
我发现很多教学课件的首页无一例外的是一张或雄伟壮观、气势磅礴,或柔美柔和、浪漫绝伦的风景照,搭配鲜明醒目的三维立体动态文字,令人不禁猜想这是不是一堂美术鉴赏课。画面中简单的一段文字说明,甚至是一个选择答案,却要费尽心思地制作出带阴影的浮雕效果等等,线条柔和的画面边框搭配一大排色彩绚烂的动态按钮,把教学内容局限在小小屏幕中央,实在是喧宾夺主。还有的课件让聋生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课堂时间飞逝,结果聋生对所要求掌握的知识一无所知。或者多媒体内容过于丰富,对知识点呈现不明确,这使教学走向了舍本求末的境地,把新授课变成了资料欣赏,聋生被课件的各种展示技巧所吸引,影响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当然也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聋生不同于普校的学生,他的注意力只能在“看”,所以课件的制作要简单而精致,要有重点的突出,要紧紧抓住聋生的注意力,教师要明白授课对象是聋生,课件是要为教学服务,而不是展示教师的电脑技术水平。
2.4避免多媒体技术应用的负面影响
由于信息量的扩大,当聋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时,还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对聋生的人格及精神活动方面也有负面的影响。所以多媒体技术应用过程中,要求我们教师充分做好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如:引导学生正确的检索。必要时要对学生的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加以限制,如:网络等级限制、课堂巡查等。遵循把握教学目标,制定详细的教学方案,如:教学中学生偏离主题的解决预案。高度重视师生互动,如:设置课程中系列创造性的问题、优秀学生正确应用信息技术的经验推广等,以避免信息技术应用对聋生的负面影响。
基金项目:该论文为“江西省十一五规划课题‘计算机辅助手语教学软件开发’(课题编号:08YB125)研究成果”以及“江西省研究生创新基金‘计算机辅助手语教学软件开发’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上一篇:化学品储存基本要求(6篇)
下一篇: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6篇)
热门推荐